自由式滑雪世界杯新赛季揭幕 中国小将惊艳首秀
随着北半球进入冬季,自由式滑雪世界杯新赛季正式拉开帷幕,上周末,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世界杯首站比赛在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bsport体育著名雪场圣莫里茨举行,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b体育官网顶尖选手齐聚一堂,展开空中技巧、坡面障碍技巧等项目的激烈角逐,中国自由式滑雪队派出以年轻选手为主的阵容参赛,其中18岁小将张毅在男子空中技巧项目中以高难度动作和稳定发挥斩获银牌,创造了个人世界杯最佳战绩,也为中国队迎来开门红。
新赛季首站亮点纷呈
圣莫里茨站作为新赛季的揭幕战,吸引了包括上赛季总冠军、加拿大名将马克斯·帕罗特在内的多位世界级选手参赛,比赛期间,当地天气晴朗,雪质上佳,为选手们提供了绝佳的发挥条件,在男子空中技巧决赛中,张毅以一套包含向后翻腾三周加转体四周(Back Full-Full-Full)的高难度动作获得128.5分,仅以1.2分之差落后于卫冕冠军帕罗特,赛后采访中,张毅难掩兴奋:“第一次站上世界杯领奖台,感觉像做梦一样,我会继续提升动作稳定性,争取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再创佳绩。”
女子组方面,美国选手阿什利·卡尔德维尔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卫冕冠军,中国选手李雪芮位列第四,与奖牌擦肩而过,坡面障碍技巧项目中,挪威选手约翰·克莱博延续了上赛季的强势表现,以创新性的道具组合和流畅的滑行风格夺冠。
中国队新老交替显成效
本次比赛,中国队以“以赛代练”的策略锻炼新人,除张毅外,16岁的女子空中技巧选手王萌也在决赛中完成职业生涯首次世界杯亮相,最终排名第七,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自由式滑雪项目负责人刘岩表示:“年轻选手的成长令人欣喜,他们展现了敢于挑战高难度动作的勇气,新周期中,我们会继续加强梯队建设,为米兰冬奥会储备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队在本站比赛中尝试了新的动作编排,张毅的银牌动作由教练组根据其爆发力优势量身定制,技术难度系数达到4.525,是目前国际赛场的顶级配置,国际雪联技术代表汉斯·穆勒评价道:“中国选手的动作设计兼具创新性和风险控制,这种进取精神正是自由式滑雪的魅力所在。”
赛事背后的科技助力
自由式滑雪作为极限运动,对动作精准度和安全性要求极高,本赛季,多支队伍引入了新型训练科技,中国队与北京体育大学合作开发的“三维动作捕捉分析系统”首次应用于实战,通过实时监测选手的起跳角度、旋转速度等数据,帮助教练组优化动作细节,张毅透露:“这套系统让我在训练中能更快发现问题,比如第二周转体时肩膀打开不够的问题,就是通过数据分析改进的。”
赛事组委会首次启用人工智能评分辅助系统,通过高速摄像头捕捉选手动作轨迹,为裁判提供参考数据,尽管最终得分仍由人工裁定,但这一技术有效减少了争议判罚,国际雪联主席约翰·埃利亚松表示:“科技让比赛更公平,也让运动员能更专注于突破自我。”
冰雪运动热潮持续升温
随着自由式滑雪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本届世界杯的观众人数创下圣莫里茨站历史新高,现场约1.5万名观众中,不少是专程前来观赛的中国留学生,来自苏黎世理工大学的王同学表示:“看到国旗在赛场升起特别自豪,自由式滑雪的观赏性很强,希望更多同胞关注这项运动。”
中国境内的滑雪产业也迎来爆发式增长,据《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显示,2023-2024雪季全国滑雪场预计接待游客超2500万人次,较上一雪季增长40%,河北崇礼、吉林北大湖等滑雪胜地已建成符合国际标准的自由式滑雪训练场地,为运动员和爱好者提供专业设施。
展望赛季征程
根据赛程安排,自由式滑雪世界杯接下来将转战加拿大卡尔加里、美国鹿谷等著名雪场,并于明年3月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举行总决赛,中国队计划派出更多年轻选手参与分站赛积累经验,主力队员则备战2月在哈尔滨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
业内人士指出,自由式滑雪正成为中国冰雪运动的突破口,从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的夺冠,到如今新生代选手的崛起,这项融合技巧与美感的运动持续激发着公众的参与热情,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言:“自由式滑雪代表着冬季运动的未来,它让年轻人感受到冰雪的无限可能。”
在圣莫里茨的皑皑白雪中,新赛季的序幕已然拉开,当腾空而起的运动员划破天际时,他们追逐的不仅是奖牌,更是人类对极限的永恒挑战。